信息资讯
2010年主推品种之二——中华鳖(中华鳖日本品系)
* 来源 : * 作者 : * 发表时间 : 2011-05-27 * 浏览 : 0
【品种来源】 中华鳖原良种场,或经过亲鳖选育、卵的优选、稚幼鳖选育等几个环节选育而成的中华鳖纯正品系。中华鳖日本品系被国家水产良审委确定为适宜推广的引进品种,它在1995年由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,与浙江省水产引种育种中心一起,经6代12年驯化、筛选和培育而成。 【审定编号】2007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,品种编号:GS03-001-2007。 【特征特性】 鳖甲为长椭圆形或圆形,背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,腹面呈乳白色或浅黄色;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水中,摄食和生长适温范围为20℃~33℃范围内,温度越高,摄食量越大。最适温度26℃~30℃。味道鲜美,营养价值高,还有诸多滋补药用功效。中华鳖日本品系体形匀称呈圆形,体表光滑、色泽晶亮,厚实宽大,肉质丰满,裙边宽度与鳖体背的长度比例达到37%,比本地中华鳖多5%,整体外观似野生中华鳖,且脂肪少,肉质多,胶原蛋白丰富,蛋白质含量达到18%(本地中华鳖为16.5%),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一般中华鳖;中华鳖日本品系遗传性状稳定,可自繁自育,不需杂交制种;上食早,吃食快,摄食强度大,抗病能力强,生长速度快,商品大规格比例高,在同池饲养情况下,到800克出口商品规格的生长速度比台湾鳖、泰国鳖和本地中华鳖分别快20%、18%和15%。 【产量表现】池塘养鳖的平均单产在600~700千克/亩,个体20克~35克以上从温室移到室外养殖的稚鳖,当年就可以养成规格400克以上的商品鳖。在温室一般经8~9个月养殖就可达400克以上商品规格,成活率在85%以上。全程在室外饲养到700~800克以上商品鳖,则须经三年左右养殖时间(2冬龄)。 【养殖要点】 1.场地选择 根据鳖的生态习性和生产方式等要求,养鳖场应选择在环境安静、水源充足、水质清新和避风向阳的地方。 2.温室养殖 出壳的稚鳖经暂养和消毒处理后,按大(5克以上)、中(3~5克)、小(2~3克)三档分池饲养,放养密度50只/平方米。 3.室外养殖 出壳的稚鳖经暂养和消毒处理后,先在温室强化培育至20~35克后,按每平方米7~8只的放养密度移入室外池养殖。 4.混养 一是鳖鱼(虾)混养,以鳖为主,搭养少量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或虾类;二是以鱼(虾)为主,搭养一定数量的鳖。以鳖为主,鳖放养密度每平方米7~8只,花白鲢为100尾/亩,南美白对虾为1万尾/亩;以鱼(虾)为主,一般亩放鳖苗300只以内。 5.采用简易土池棚膜加温饲养稚幼鳖与常温池塘养成鳖相结合 在南方地区,每年10月前后开始着手进行当年稚幼鳖的土池棚膜加温养殖。 (1)做好稚幼鳖的越冬,池塘的清整消毒,培好水质,并将越冬棚盖好。 (2)温度控制,前期气温较高,局部覆盖;后期气温较低,要全池覆盖。并加温,使棚内水温保持在20℃以上,遇到气温回升,可启通风门。 (3)越冬期间要科学投喂饲料。 (4)放养密度,75克以下稚幼鳖放养密度为20~30只/平方米。翌年4月自然水温回升到25℃并趋于稳定后,可准备幼鳖出池。出池前逐步揭开保温棚膜通风透气,逐步向池内注入新水,使越冬环境与外界接近,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干池捉鳖、冲洗和分级,经消毒后装运至成鳖池放养。 规格75克以上的自然越冬或棚膜加温养成的幼鳖,再经一周年的常温池塘养殖,就可达上市规格(400克以上)。 养成过程中,一是要调控好养殖池塘水质,以保持良好的水环境生态,定期施放生石灰,使池水pH变动在6.8~7.8之间;每隔7~10天,用光合细菌生态制剂调水一次;在池内混养少量鲫、鳙、鲢和种养高等浮生植物——浮莲。二是要规范池塘养殖容量,棚膜土池的稚幼鳖养殖终载量为1000千克/亩,常温池塘的养殖终载量为600~750千克/亩。三是要投喂全价、营养平衡的配合饲料。四是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,防病于未然。 【适宜区域】 全省各地的温室、外塘养鳖场均可。